Sign In
Responsive

地理科 Geography

回到 Return to:

教學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

地理科學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匯合。地理環境、事物的發展跟人類是息息相關,隨著社會進步,地球環境亦變幻不斷,科學進步衍生出不同的社會問題,如糧食短缺、人口老化、全球氣候暖化等議題被推上國際舞台,需要人類的探討。透過地理教學讓學生懂得與環境的關係和相互作用,逐漸養成保護環境的觀念。教教目標如下:

  1. 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各年級都必須加強基礎知識(概念、原理、規律)的教學。把知識點落實到課本中、地圖中,做到章節過關,不留死角。立足於地理學科的基本原理和規律,培養學生檢索資訊、應用資訊,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2. 加強地理學科的專業語言——地圖的教學,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
  3. 加強學與用的有機結合的教學,理論聯繫實際,培養學生運用知識分析、評價、論證實際問題的能力。
  4. 加強教研活動,提高教研品質。各年級必須集體備課,充分討論,優化集中,提高教學、教研水準,提高地理課堂的教學效率。
 

教學內容 Learning Content

初中:

以現代世界最為關注的環境、資源和人口問題為中心,配合最近的資訊(如氣候、天災引起的社會問題)結合教學內容,加深學生的了解,同時讓學生以不同角度接觸社會發展的動態。

高中:

學習世界自然地理和人民地理,(如: 人口結構、區域地理、資源總括、氣候、自然生態等多方面)了解國際關係,同時加强學生對地理位置特徵的認識。 教學安排如下:

  1. 使學生知道有關世界海陸分佈、氣候和海洋的基礎知識,以及世界人口、人種和國家等概況。
  2. 使學生知道世界各大洲概況和主要國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徵,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的關係,初步掌握學習區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3. 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地圖瞭解世界各地地理事物的分佈,初步學會分析區域地理特徵和地理事象的內在聯繫,從而發展地理思維能力。學會畫簡單的世界、大洲、國家的地理
  4. 使學生懂得人類共同生活在一個地球上,必須共同保護環境;初步知道世界一些國家在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方面的經驗和問題;增強可持續發展以及對外開放意識,培養全球觀念。

教學活動 Learning Activities

  1. 透過學校每年舉辦的中華愛國之旅,讓學生走出書本,認識更多的地理資訊,培養出學生的濃厚的興趣和鞏固基礎知識的記憶。
  2. 為了加强學生對周邊環境的學習機會,不定時參加相關的展覽活動,或參觀現埸場地(如污水處理廠、發電廠、焚化中心、氣象局等),讓學生了解地理與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3. 為了讓學生加深對教學內容的認識,教師會引導學生主動製作相關課程的地理模型,結合學教,培養學生的創作精神。
 
 

Floating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