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In
Responsive

四旬期內,我們常拜苦路,不單紀念主耶穌的苦難,而且還跟隨他行走這條苦路。本年3月16日,宗教組組織了全校教友師生、家長及全體初三同學參與苦路善工,在羅樂仁神父帶領下,我們並不是孤零零的一個人行走,更是由復活的基督陪伴著,行走這條通往永生的道路。 

拜苦路其實是一種祈禱。通過祈禱,教會重溫基督為拯救我們罪人的付出,而每一處都是因為耶穌出於愛,而為我們所做的。我們通過拜苦路,紀念耶穌為我們受苦受難及為救贖人靈所流下的血,並希望通過聖神的帶領,激發我們悔改的心,作出回應。(號角報,2022) 

這次苦路的反思,我們特別以社會正義與和平為題,在每一處苦路中默想基督苦難時,亦反省到人類的生命尊嚴受到輕視及踐踏;社會上極端貧窮的兄弟姊妹正在經歷到飢餓、愚弄、住屋缺乏、乏善的公共衛生和剝削;家庭暴力、和非法人口販運撕裂了數十萬家庭;他們的基本人權和尊嚴亦遭剝奪等等。透過祈禱、讀經、默想和反省,我們祈求上主的寬恕。讓我們的社區充滿著持續推動並讚揚人類尊嚴的生命福音。我們更祈求上主給我們勇氣與智慧,為遷徙者、流亡人士和無家可歸的人挺身而出,直到我們都能以平等的權利在自由裡生活。 

初三全體同學首次參與苦路善工,這個祈禱方式對非教友學生較陌生,大家在苦路的氛圍中,都非常投入地祈禱。是次苦路路線由本校圖書館前地出發,圍繞中學部操場後到小學部操場,最後停在禮堂前地。路程雖然不能與耶穌的苦路相提並論,但亦能有一些體驗和反省,祈望同學帶着一點反思回到日常生活中,努力實行愛德。 

當日下午教友師生、家長及仁愛小先鋒同學參與了由普世博愛運動所帶領的工作坊—愛的禮物。我們學習到每個人都能為他人準備愛的禮物,我們可以利用以下法寶,就是每天實踐一個愛的行動,包括:愛所有人、愛仇人、愛人如己、愛別人身上的耶穌、第一個去愛和彼此相愛。 

活動以一片歡樂的歌聲開始,導師們介紹完六個愛的行動後,按年級分了四個組別:初小組、高小組、中學組和師長組。在組內學習製作愛的禮物,並在匯報中送出。初小組同學用心準備了帶動唱表達願意「第一個去愛」;高小組以雜菜湯話劇教大家應「彼此相愛」;中學部以歌聲表達「愛所有人」;最後師長組則分享在生活中應以「愛人如己」、「愛別人身上的耶穌」等方法與年青人溝通,避免衝突。


 
 四旬期拜苦路,所有教友師生、家長及初三級同學大合照
 

 
 《愛的禮物》工作坊大合照
 

 一起默想基督
 苦路反思:社會正義與和平

  拜苦路期間,初三級同學專心唸經文

羅樂仁神父與輔祭
 大家默想祈禱  羅樂仁神父帶領大家拜苦路  中學組體驗活動


 歡樂的歌聲展開《愛的禮物》工作坊
 以歌曲《家》作結

 高小組排練雜菜湯話劇
 初小組開心排練中
 高小組的雜菜湯話劇
 
 
 舒宇芳修女與小學同學一起祈禱  師長組積極討論愛的方法  每到一處苦路,大家都會向十字聖架鞠躬

 初小組的動帶動唱
 初小組學生練習中

 
 中學組以歌曲作為愛的禮物送給大家
 


Floating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