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In
Responsive

聖保祿學校於2025年3月8日舉辦了「惜身文化推廣計劃」,主題為「現代教育危機與身體神學」。出席活動的有澳門教區首牧李斌生主教、教育委員會陳庭鋒主任、生命委員會伍淑欣主任、校長陳信望神父、校牧羅樂仁神父、副校長彭碧欣,教學委員會以及其他教職員。 

當天,祈禱完畢。李主教深入淺出地闡述了「現代教育危機與身體神學」,探討了當前教育問題及其對我們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影響。他指出,當今社會中盛行的個人主義使許多人只關心自己的需求和欲望,而忽略了與他人的關係與責任。許多人誤解自由為無限制的行為,這導致了道德混亂和社會分裂。真正的自由應基於責任與愛的選擇。 

李主教還特別關注當前性別理論對傳統觀念的挑戰,這使得許多人在性別認同和角色上感到困惑,影響了他們的自我認知和人際關係。面對這些現代教育危機,我們需要回歸身體神學的根本,這是理解人類存在和價值的基礎。身體神學告訴我們,天主創造人為男女,並召喚他們成為一體,這不僅是對身體的尊重,更是對愛的呼召。 

在分享中,李主教重新讓我們思考「愛」的真正意義: 

1. 超越自我:愛的本質在於關心他人,這是我們每個人應該努力實踐的。 

2. 愛是有對象的:不僅僅是一種情感。我們要愛主愛人,這是天主教信仰的根基。 

3. 以善為目標:愛的行動應以追求真善美為目標,讓行為反映基督的愛。 

4. 以行動表達出來的:需要通過具體的行動來表達,而非僅僅是口號,應在日常生活中展現對生命的珍惜與尊重。 

接著,伍主任介紹了惜身課程的內容,強調這不僅關於身體,更是關於珍惜生命和尊重自己與他人。課程內容包括探索自我身份和價值、男女互補、性的本質之美,以及學習貞潔和生命的召叫。我們希望每位學生都能珍惜生命,尊重身體,在生活中實踐愛的精神。身體神學的內涵非常豐富,學生不僅需在宗教課堂內學習,還要在整體學校氛圍中將所學融會貫通,付諸實踐,才能真正內化惜身文化為生活方式。 

 最後,宗教科老師分享了試教的經驗和成果。我們希望這個計劃能在學校內部持續推廣,讓每位同學都能珍惜生命,尊重身體,實踐愛的精神。 

活動結束前,李主教為我們總結並降福在場的每一位,期望大家能將今天的分享帶給學生,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出來。


 
 參與者與李斌生主教合照
 

 教育委員會陳庭鋒主任為我們介紹活動流程
 李主教深入淺出地闡述了「現代教育危機與身體神學」

 
 李主教深入淺出地闡述了「身體神學」
 

惜身文化學校推廣計劃– 伍淑欣主任分享
 惜身文化學校推廣計劃–彭碧欣副校長分享

 惜身文化學校推廣計劃– 劉欣慧老師分享
 惜身文化學校推廣計劃– 林依婷老師分享

Floating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