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In
Responsive

為了增加教區學校教師互相分享學習的機會,日前聖若瑟第五校、聖德蘭學校及聖保祿學校組織同課異構活動。同課異構是指同一節的上課內容,由不同老師根據不同的理解,經科組共同備課後在不同的班上課。由於老師和學生的不同,所備所上的課的結構、風格,所採取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這就是構成了同一內容不同的風格、方法、策略進行教學的課。同課異構就根據學生實際、現有的教學條件和教師自身的特點,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

 三校以小一及初三中文作為同課異構科目,小學課題是教青局中文教材下册,《巴喳,巴喳》一文,而初三課題是《論四端》。三校分別於自己學校進行教學示範,教學後三校老師們共同探討教學中的熱點,探討教學的藝術,交流彼此的經驗,共用成功的喜悅。多維的角度,不同策略在交流中碰撞、昇華,這種多層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討,提升了教師的教學教研水準,提高教學品質。我們對本次教區學校中文科同課異構活動取得的成效感到自豪,並期望明年開展更多同類教研活動,使老師在互相分享學習,互動交流的環境下持續進步。


 小一同課異構活動結束後,劉少華校長分享她的教學心得
 聖若瑟第五校由梁韻婷老師執教《論四端》

 小一同課異構活動結束後,由鄭慧盈老師、郭影婷老師及吳淑嫻老師分享教學反思
 聖若瑟五校小一郭影婷老師教學後由黃建民校長總結

 
 聖德蘭學校由吳淑嫻老師執教《巴喳,巴喳》一文
 


 
 聖若瑟第五校由黃建民校長帶領到我校出席中學同課異構活動
 



Floating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