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In
Responsive

生物科 Biology Subject

回到 Return to:

教學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

  1. 生物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透過學習生物使我們認識在地球上的每一種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的特徵,以至一些危害我們疾病的疾毒或細菌也是微生物的一種,讓學生知道微生物是一類個體微小、大多是單細胞的生物;透過日常生活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例如︰種植一些小植物和飼養動物,也是學習生物的範圍之一。知道微生物、動物、植物共同構成生命世界,種類繁多。
  2. 認識生物定義,了解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徵。
  3. 了解生命的特性和共同性,認識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以及分類。
  4. 探討生物體的構造及功能,了解生命現象的奧秘及生物學與人生的關係。
  5. 在學習生物科的同時,讓學生了解生物對地球的重要性,例如植物對於我們生物有何幫助,透過引入一些問題從而提出污染問題的嚴重性,帶出一些正面的訊息,令學生提高環境保護意識。
  6. 認識科學的本質,理解科學、技術、社會的相互關係,以及人與自然的相互關係,逐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價觀。
 

教學內容 Learning Content

初中生物內容主要分為三個方面︰植物﹑動物和一些單細胞或多細胞的微小生物

植物︰

介紹植物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等器官,以及芽的部位和發生﹔並且簡單介紹一些澳門常見的植物。

  1. 認識何謂生物學,生物的分類︰獲得有關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生命活動、生物與環境、生物進化以及生物技術等生物學基本事實、概念、原理和規律的基礎知識。
  2. 使學生瞭解植物與人生之關係、植物與動物之關係、植物彼此間之關係;使學生瞭解植物生活之方法及對環境之適應、認識本土的及習見的應用植物、培養欣賞植物之嗜好、培養採集及研究植物之興趣等。
  3. 培養學生自學生物學知識的能力,觀察動植物的生活習性、形態結構、生殖發育的能力,分析和解釋一些生物現象的初步能力。
  4. 日常生活中各種植物的知識︰認識各植物基本的構造以及各部份器官,並且了解植物對我們的重要性。
  5. 讓學生認識幾種常見植物的器官,知道各植物器官的功能以及作用。

動物︰

主要介紹魚類﹑蛙類﹑鳥類和昆蟲

 

  1. 魚類︰啟發學生對魚類相關的知識,特別針對在日常接觸之魚類,探討與教學。藉由認識魚類的共同特性〈包括外形特徵、生長環境、呼吸方式、生殖方式等〉,進而了解真正魚類的定義。
  2. 鳥類︰認識鳥類構造﹑特殊機能和生活習性,掌握鳥類的生態情況後帶出土地與自然之關係。
  3. 蛙類︰藉由介紹蛙類認知何謂兩棲類,了解蛙的構造﹑生活史﹑生活習性和機能。讓學生分辨青蛙和蟾蜍有何不同以及主要特徵。
  4. 昆蟲︰1瞭解昆蟲一生的變化及生長過程,例如︰蝶與蛾的生長過程都屬於完全變態,但是多數蝶類在蛹期是直接化蛹,但蛾類有的會吐絲﹔2能對於認識的昆蟲做出基本的描述﹔3昆蟲的生殖與發育過程﹔4昆蟲帶給我們的利益和危害。

單細胞或多細胞的微小生物︰

學習微小生物前應先觀察,所以第一部要求學生學會使用顯微鏡。

  1. 正確使用顯微鏡,顯微鏡是生物學實驗中常用的工具和儀器,具備一定的實驗操作能力。顯微鏡的種類繁多,主要學習實驗的複式光學顯微鏡,用顯微鏡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2. 在水中生活著很多形態各異的微生物,例如︰複球藻﹑草履蟲﹑水螅﹑變形蟲和海綿等。
  3. 介紹微生物特徵及與人類的關係。例如︰病毒帶給我們的影響。
  4. 認識一些微小生物的外形﹑生活方式﹑生活機能﹑習性以及生殖方式。

教學活動 Learning Activities

為提升學生的生物水平及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老師除了悉心為學生安排課堂內的學習也為學生安排課堂以外不同的活動。如“我愛大熊貓”主題講座及展板展覽、健康大使、登革熱巡迴主題展覽、中國古生物化石和地質環境保護前沿論壇、人體結構與功能科普夏令營等,藉此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並提供機會讓他們走出課堂,學以致用。

Floating Ad